t82553

美国说急需稀土,蒙古二话不说立马挖了十万吨,可这边刚把稀土准备好,美国那边却突然

美国说急需稀土,蒙古二话不说立马挖了十万吨,可这边刚把稀土准备好,美国那边却突然说不用了。其实从一开始这场合作就是老美的计谋,就是为了破坏中蒙的稀土关系! 当时美国正为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头疼,转头就盯上了蒙古这块 “肥肉”。双方一拍即合,签下了一份价值 50 亿美元的稀土大单。 蒙古当局兴奋坏了,觉得自己终于能靠稀土翻身,甚至挪用了中国投资的 48 亿基建款,日夜不停地挖稀土,短短三年就掏空了三座矿山。 可现实比草原上的沙尘暴还残酷。蒙古是个内陆国,稀土要运出去,要么经过中国,要么经过俄罗斯。但中俄和美国关系紧张,怎么可能让美国的稀土顺利过境? 结果十万吨稀土只能堆在戈壁滩上,每天还要花大笔钱保管。更要命的是,全球只有中国掌握稀土提纯技术,美国就算拿到稀土也没法用,只能看着它们变成一堆废石头。 这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,美国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真心合作。他们就是想通过虚假合同让蒙古大量开采稀土,破坏中蒙的合作机会。 要知道,蒙古虽然稀土储量大,但技术落后,一直依赖中国的技术和市场。如果中蒙合作,双方都能受益,但美国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,一心想控制稀土资源,打压中国的稀土产业。 其实这种套路,美国的盟友日本早就用过。2000 年,日本和几个南太平洋岛国签订海底稀土开采协议,承诺提供资金和技术。岛国们信以为真,大规模开采。 几年后日本却以技术难题为由终止合作,说白了就是不想让这些岛国和中国合作。结果岛国们不仅没赚到钱,还面临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困境,和蒙古的遭遇如出一辙。 美国这招 “借刀杀人” 玩得很溜。他们一边让蒙古开采稀土,一边在国际上炒作 “中国稀土威胁论”,试图拉拢其他国家孤立中国。 可他们没想到,蒙古虽然暂时被忽悠了,但最终还是得回到现实。稀土运不出去,技术又依赖中国,蒙古只能硬着头皮和中国重新谈判。 更讽刺的是,美国自己也没占到便宜。他们为了绕过中国,和蒙古签了《开放天空协议》,想通过空运稀土。但空运成本是海运的 23 倍,根本不划算。而且飞机要经过中俄领空,中俄怎么可能答应?结果协议成了一纸空文。 这场闹剧暴露了资源型小国的致命伤。没有技术护城河和地缘话语权,再好的资源也可能变成 “诅咒”。 蒙古稀土开发成本每吨高达 3800 美元,是中国内蒙古的 4.6 倍,全国仅有 2 座小型冶炼厂,提纯效率比中国企业低 78%。而中国用 “稀土 - 光伏” 产业链闭环创造了万亿产值,蒙古却还在用 19 世纪的方式贱卖资源。 如今,蒙古的稀土还堆在戈壁滩上,美国却转头投资格陵兰岛的稀土矿去了。留下蒙古在风中凌乱,不仅损失了大量资源和资金,还和中国的关系闹得很僵。这真是 “美国挖坑,蒙古跳,中国看戏”。 这场稀土风波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:在大国博弈中,小国要想不被当枪使,就得保持清醒的头脑。毕竟,天上不会掉馅饼,只会掉陷阱。